高教视点

教育家精神解读 | 新时代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

发布日期:2023-12-14 发表者:陈治国 浏览次数:




教育家精神解读 | 新时代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11月22日

近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开辟【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专栏,刊发系列文章,围绕“教育家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官微将陆续转载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今天,和奶牛君一起来研读《新时代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


作者简介:


邬志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农村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改革与政策研究,先后主持承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欧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项目等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和《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等10余部,在《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王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全文如下:



新时代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

邬志辉 王苏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既是教育家群体所共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特质,更是中国教育家群体所特有的彰显中国文化价值的精神风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本质上回答的是“为何当教师、为谁当教师、怎样当教师”这一根本性问题。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一要追问为何当教师,从从教目的出发,坚守育人初心、修炼育己境界、回归创造本质;二要叩问为谁当教师,从职业身份入手,厚植服务人民之情、常怀至诚报国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之志;三要探问怎样当教师,从师生关系着眼,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解放学生天性。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家精神;精神谱系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内涵,并鼓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继“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之后提出的又一个以行业命名的“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指引和支撑广大教师和师范生立德修身、潜心育人、开拓创新、强教报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追求、道德品格、心智模式、能力素质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特质,而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教育家精神在体现了世界教育家群体共有特征的同时,还彰显了中国教育家群体的特有风貌。我们认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本质上回答的是“为何当教师、为谁当教师、怎样当教师”这一教书育人的根本性问题。新时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必须对这一重大根本问题给予深刻回答、全面培育和积极践行。


一、追问为何当教师——育人·育己·创造


我们为何当教师?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是从教目的。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责任,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当教师就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抱持什么信念当教师,这是区分一般从教者和教育家的分水岭。因此,弘扬教育家精神必须从深刻回答“为何当教师”这一事关从教信念和价值追求的核心问题入手。


人们选择当教师,可能缘于教师职业所具有的吸引力。美国学者洛蒂(Dan C.Lortie)认为,诱发人们进入教师行业、从事教学工作的吸引因子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人际”因子。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和与物打交道相比,与人打交道更能提升教师的自尊。第二,“服务”因子。教师提供的是一种具有特殊道德价值的服务,能提升教师的效能感。第三,“持续”因子。教师可以满足人们对学校的持久眷恋,实现最初怀有的未竟抱负。第四,“物质”因子。教学工作能提供稳定的物质利益,较少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第五,“时间”因子。教师有更多的假期,且工作时间与孩子上学时间具有兼容性。然而,因为教师职业具有吸引力而选择当教师,只是一个人成为教育家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我们认为是热情的东西可能倏忽而生,同样可能倏忽而逝……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我们的热情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可能由我们长期从事,但始终不会使我们感到厌倦、始终不会使我们劲头低落、始终不会使我们的热情冷却的职业。”真正让一个人成为教育家的,一定是对教育的高远价值追求和对职业的内在理想信念。叶澜教授从职业美的角度将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类:生存型教师仅把当教师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获取地位的一种手段,处于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阶段,他们常把自己当成知识的搬运工,把当教师看作无可奈何的选择和寻找“更好”职业的跳板;享受型教师把当教师看作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处于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阶段,他们把学生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对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与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发展型教师怀着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以培养社会栋梁之才为己任,处于服务社会和发展自我的发展阶段,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有终身的自我发展渴求,把职业的意义不仅定位于给予更锚定于收获。如果把从生存型到发展型的成长过程看成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话,那么越是接近于发展型的一端,教师就离教育家越近,其教育行动也就越能彰显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当然也难以成为教育家。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为师的动力,前提是教师必须把“心”用在教育上,而用“心”于教育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坚守育人初心。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正在对自然环境、人类生存、教育体系等带来或积极或消极、或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全方位影响,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人的革命的较量中,富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必须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去思考如何重塑我们的教育,以实现人的潜力、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升级与整全革命。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维持性学习遭遇颠覆性挑战,而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创造力、道德力为主要目的的创新性学习成为未来的新趋势。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要跟上并掌控这个快速变化、日益复杂的社会而不被这个社会所打败和淘汰。罗马俱乐部曾指出,正是“当代学习的不足,导致人类状况的恶化和人类差距的扩大……这种学习上的失败,意味着人类在作好准备方面,仍处于全世界都不发达的水平……学习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我们一切问题的问题”。所以,教育家坚守育人初心,就应当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培育能跟上时代并创造时代的时代新人。


第二,修炼育己境界。中华文化尊崇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追求。教师何以为师?所谓修己内圣是也!那么,修己又修什么呢?一是学问,二是德行,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问上修己以成“大才”,在德行上修己以成“大德”,两者兼备方成“大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精神的文化基因与生命密码,体现在教育家精神上则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师不学无以立,德不修无以成,而且教师的修学是自主性的、终身性的。所以,教育家型的教师不只是“经师”更是“人师”,不但要“言教”更要“身教”,不光会“育人”更会“育己”。“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教育家修炼身心、完善自我的境界不能只限于专业化,而要强化整全性,因为“超级专业化阻止看到(被它分割为碎片的)总体的东西和(被它消解的)根本的东西”。教师的影响是人格化的、榜样式的、弥散性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和品格,更是人生和世界。


第三,回归创造本质。在传统的印象中,教育是一个最保守的部门,教师是一个匠化的职业。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实际上,教育本就是一个创造的职业。对学生来说,课堂的世界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教学的过程本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知识生产的过程和价值塑造的过程,师生正是在共同面对未知世界、在好奇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反思习惯、归纳能力、创新气质、卓越品格与担当勇气。对教师而言,教育情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教育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性,以及许多教育问题的价值冲突性与情感纠结性等都会让教师的理论和知识“不管用”“行不通”,而必须基于“综合的矛盾纠缠”创造性地给出有效的化解之法。也正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让教师的职业获得了尊严、赢得了欢乐。所以,陶行知先生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二、叩问为谁当教师——人民·国家·天下


我们为谁当教师?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是职业身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重点强调要“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特别要求“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2021年11月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十三条也明确提出“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素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为什么教师地位如此之高呢?因为教师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在古代社会,农业是靠天地吃饭的,世间万物繁衍、生长、发展皆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天地”作为自然规律的象征有着自身的运行逻辑和发展秩序,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所以,人必须对天地有所敬畏,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同理,社会也像自然一样,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那么,社会规律是什么呢?由于在天地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因此社会缔结了家和国。君是按天意治国的代表,亲则是按人伦齐家的象征。君治国遵循的是天道,亲齐家遵循的是孝道。所以,“君亲”代表的是社会规律,而这个社会规律是模仿自然规律而来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有机结合即天人合一。孔子在《孝经》中曾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按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家国天下,世间哪里还有比这个事更大的事呢?可是,如何才能让天下百姓都懂得这两个规律和道理呢?《礼记·学记》开篇即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讓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与“虑宪求善”和“就贤体远”相比,“化民成俗”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佳方式。那么,谁能完成这一事关百姓生活、事关家庭和谐、事关国家治理的历史重任呢?《礼记·学记》继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由此观之,教师是传自然和社会之道、授化民与建国之业、解治国跟理政之惑的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引用《朱舜水集·劝兴》之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而且,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因此,承担如此重担的“严师”必须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自觉融入“大我”,矢志坚定“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历史使命,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家精神。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为师的格局,前提是教师必须确立高远的抱负理想,而立“志”于教育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厚植服务人民之情。“人民”二字在党和国家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教育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还把最高的教师荣誉称号称为“人民教育家”,应当说中国共产党全面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教师如何为人民服务呢?我们认为,首先,教师要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助力发展每一个学生。教师既不能因为学生一时学不会就厌弃学生,也不能因为学生升学无望就放弃学生,更不能因为学生存在问题就抛弃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这些学生更多地用心用情用力,通过“教育的力量”让学生发生积极的改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吾师满眼皆贤才”。其次,教师要发扬“吃苦奉献”的精神,主动到边远艰苦地区去、到农村薄弱学校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尽管我们国家已经历史性地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边远艰苦落后地区更需要优秀教师,因为那里也蕴含着丰富的脑矿资源,那里的学生也有权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陶行知、张桂梅、冯志远等都是体现这类教育家精神的优秀代表。当然,国家也要对乡村教师、支教教师、交流教师、帮扶教师等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


第二,常怀至诚报国之心。我们都在从事着平凡的工作,“报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报国”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关键需要什么”和“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如果我们的“实际所做”能满足国家的“关键所需”,那就实现了报国。国家的关键需要就是“国之大者”,为国分忧就是“报效国家”。那么,国家最需要教师做什么呢?“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儿童是家庭的寄托、社会的资源、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发展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奠基工程,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基石,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和个人福祉、关系社会安全稳定和文明进步、关系强国目标实现和长期繁荣。今日儿童是205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质量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质量,他们的创新能力决定着民族的创新能力,他们现在的模样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如果今日儿童之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开发,那么不但会损失未来国家的成人生产力,而且会加重国家福利的财政负担。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曾说:“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教育是最好的国防。”“把教育做好,国家就有未来”,因为“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我们认为,教师代表的就是国家意志和国家主权,教师的三尺讲台就是国家的神圣疆域,教师的报国手段就是学生的素质发展。


第三,树立胸怀天下之志。教师为什么要“胸怀天下”?要以什么方式“胸怀天下”?这是教育家型教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华文化一直奉行“内圣外王”的哲学,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圣人才德;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达政治理想。由此可见,“平天下”才是中华文化的最高理想。那么,“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地球上屹立的所有国家、民族和文明,就是世界和人类。“平天下”又是什么?就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关系,最终达至天下一家、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更是认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然而,要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人的思想,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指出的,“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因此,教师胸怀天下就是要通过“弘道化人”的方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建构起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观念,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三、探问怎样当教师——激发·触动·解放


我们怎样当教师?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是师生关系。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教师的身份是被学生所确证的。教师同学生之间建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师生之间就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与学生建构一种积极友好的、健康向上的、富有教育学意向的关系。过去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但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是特权的而是平等的,不是猜疑的而是信任的。教师是在与学生共同经历、体验、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累积生命情谊的。师生之间有了情感的、精神的和心灵的共同生命体验,教育的影响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精神相遇的过程与活动。那么,师生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范梅南(Max van Manen)认为,教师对家长托付给自己照看的那些孩子履行着一种“替代父母”的职责。“教师的含义就是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留意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换言之,在父母的这一主要责任之外就是教师被赋予的‘替代父母’的职责。因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恰当关系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们总是与儿童处在一种潜在的教育学关系上:我们与他们的出生、发展和成长都有关系。我们对儿童的责任使我们服从于或者说依赖他们——我们体验到孩子对我们提出的请求就像对我们发出的强迫性命令一样。孩子们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有能力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使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成为什么样子。”虽然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让教师成了一个“接管者”和“照料者”,但这恰恰彰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品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或称“教育爱”,因为“爱就是对我们所爱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地关心。哪里缺少主动地关心,哪里就没有爱”。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教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的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们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父母亲的亲昵温存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育爱是因教育者的天职而产生的对学生的平等的爱,不会因学生好学还是贪玩、淳朴还是顽劣、富有还是贫穷而有所区别;教育爱是因类父母的天性形成的对学生的期待的爱,因为教师相信“吾生人人皆贤才”,“不是彼才是此才”,“未来个个能成才”。但是,仅仅有“教育爱”依然是不够的,对学生来说,“我对你好”的意志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外部施加的强迫性,让学生感受不到主体的自由。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多元差异,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发动孩子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人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就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之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为师的智慧,前提是教师必须真正地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在民主与合作中张扬学生的主体性。


第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和努力对学习来说都至关重要,只不过中国教育较为重视学生的努力,较为忽视学生的兴趣。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的工作都建立在一种兴趣之上。”实际上,“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扶持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兴趣不仅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形成学生持续一生的“满怀兴趣地”去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满怀兴趣地学习,是走向未来生活的第一步”。“谁怀着一种厌恶的心情去学习,即使他在学校毕业时获得优异成绩,那他将来也是碌碌无为。谁带着一种学习的愿望从学校里毕业,尽管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他将来也会有成就的。在毕业证书上是不给兴趣评分的,但是,生活却给我们每个人的兴趣评分。”然而,许多教师担心,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索洛维契克的实验证明,事物本身并不包含兴趣,兴趣产生于我们自身。我们没有兴趣是因为我们学习得很不象样、很不细心,在精神上缺乏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毕竟,“思维是真实兴趣的一个生动元素,因为思维包括了通过一系列活动要达到的目的的想法”。“当兴趣与受意志驱动的思维相联系时,兴趣就变得空前强势。兴趣、有意注意和思维是同义词,在解决具体的思维问题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依存,互为先决条件并相互补充。”富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在强调努力的同时,一定会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第二,触动学生的心灵。启智和润心对育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只不过中国教育在这两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润心教育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育人的本质是完善人性,是使人的心灵达到圆满、人格达到完善,最终实现人的文明化。卢梭曾说:“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么做人。”“润心”的“润”字用得极好,说明滋养精神世界的教育养料是充足的、教育过程是渐进的,但“润心”的发生机制却是触动和影响。触动是精神世界的共振现象,是教育者的频道与受教者的频道一致化的过程,是学生接收到教师信息时所发生的心灵感应和脑电脉冲现象。从人文的意义上看,触动多是对人性本质、生命意志、社会情感、人类价值等向善意向的唤醒与升华,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切感受与深刻理解。“拯救人类世界的力量不是别的,而是人们的心灵。”“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但只有“心灵深处直对心灵深处才产生共鸣,如果我们不能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当然听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以,真正的教育过程就是无止境的精神相遇、心灵触碰和思想交融,触动的结果就是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影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出于向善的、为学生好的动机发生的征服的力量,它就像“流感”一样,是我们“捕捉”到的某个东西,或者说是某个“捕捉”到了我们的东西,即一种征服了我们、占据了我们身体和心灵的东西。教育家型教师一定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产生触动和影响的关键人物。


第三,解放学生的天性。规范和自由对发展来说均不可缺少,中国教育更多注重规范而较少注重自由。康德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被造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人。除了教育把他塑造成的东西,他什么都不是。”只有教导或训诫才能使人身上的动物性转变为人性。其中,教导是教育的肯定性部分,引导人向善的方向发展;训诫则是教育的否定性部分,消除人身上野性的力量。实际上,教育既要从外部教给人某些东西,也要从内部发展人某些东西。过去,人们较为重视教给人的力量,而忽视发展人的力量。卢梭曾说:“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他强调“儿童要像儿童的样子”,并把“服从自然的命令”和“遵从自然的本性”作为教育的第一原理,主张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天性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自然禀赋,就是人的天然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教育经常要在规训与发展之间、严谨与想象之间、规范与自由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如果过于追求规训,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力;如果过于追求严谨,学生就会丧失想象力;如果过于追求规范,学生就会丧失创造力。教育家型教师总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规范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自由。自由也分“野蛮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两种:野蛮的自由是不受文化和规律约束的自由,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文明的自由恰恰相反,是在尊重天文和人文即文化和规律基础上的自由,即自在的自由和“自由王国”里的自由。教育家型教师着眼于解放学生的天性,就是发展学生“文明的自由”的潜力,重新回归学生生命主体的力量,让学生能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教育家就是把学生从苦海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有创造力的人的那个人!教育家精神就是启智润心,解放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向善的教育精神。


(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